新聞資訊
廣州市東亞消防工程有限公司
手機:15914217194
聯系人:肖先生
手機:15914217194
聯系人:肖先生
社區消防安全工作的幾點思考
2022/9/23 來源: 作者:東亞消防 瀏覽次數:350
當前,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歷史時期,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,從政府和企業分離出去的社會職能,許多方面需要依托城市社區來承擔,但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消防自我管理水平并未得到及時發展。因此,不斷加強社區消防建設,實現社區消防工作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務、自我監督,由被動型向主動型、由監督型向服務型、由消防工作盲點向消防工作亮點的轉變,是新形勢的需要,也是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的有效途徑。
一、目前社區消防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
1、火災多發。據某市近5年來的火災數據顯示,居、村民住宅火災居各類火災之首。其中,火災起數占總數的47.7%,死人占總數的62.2%,傷人占總數的40%,直接經濟損失占總數的22.3%。居民火災與村民火災大致相等,各占了50%。居、村民火災近兩年來雖有下降趨勢,但居、村民火災仍十分突出,居、村民火災多發,一定程度地影響了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和社會穩定。
2、老城區棚戶簡屋多,木結構房屋多,火災隱患嚴重,監督難度大。城市未改造部分的老城區建筑仍以磚木結構為主,建筑物基本已經超期使用,居民多數幾代同堂,家庭成員多,住房十分擁擠,樓道堆放雜物多,用火用電極不規范,超負荷用電、線路老化現象嚴重,一些家庭液化氣罐、煤球爐和木材等廢舊可燃物堆放混亂。對此類隱患僅靠消防或政府其他單個部門的督促,已無法得到根本整改。而且這些區域一般無消防車道、消防用水,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火燒連營,后患無窮。
3、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淡薄。目前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強。據調查,社區居民火災有3成(33%)是因為生活用火不慎或違章操作引起的,還有1/4是因為電氣使用不當或故障引起的。居民還沒有自覺保護消防設施和舉報身邊火災隱患的意識,還有極少數居民發生火災還不敢報火警,據說是因為怕消防隊收費。
4、未經消防審核驗收擅自投入使用,埋下隱患。近年來,城市建設速度明確提高,舊城改造力度不斷加大,多數工程經過了消防設計審核和驗收程序,但社區內部未經消防審核擅自施工、變更使用功能、變更消防設施,未經消防驗收的現象仍然十分突出,致使社區留下新的隱患,一些社區無消防用水,或雖有消防設施,但長期無人管理,有的施工與使用管理單位缺乏必要的交接,致使消防設施形同虛設。占用消防通道、占用防火間距,使用可燃、易燃材料裝修的現象還比較普遍。
5、非法貯存、銷售危險物品現象突出。社區內一些商業用房、維修部無證使用、銷售油漆、液化氣等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,人員多數未經消防培訓,消防知識缺乏。有的門面房內既有商品貨物、又有人員食宿、又是危險物品倉庫,一旦發生火災事故,極易造成人員傷亡,而且容易殃及四鄰。
6、小型公共娛樂場所、集貿市場未經開業前檢查合格擅自開業。雖然近幾年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專項整治活動,但社區內的此類場所的合格率仍然不高。
社區消防工作現狀決定了社區火災的發生率,從發生火災的情況來看,社區火災主要集中在居民家庭及一些“四小單位”,火災原因主要集中在電氣、用火不慎及以化學危險物品管理不當等方面。其火災損失及影響雖然不能與其他企事業單位同日而語,但直接影響到家庭成員或業主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,而且社區火災殃及四鄰的現象普遍,常常引發民事糾紛,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,繼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。此外,社區成員遍布社會各單位,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,因此抓好社區消防工作,提高社區消防安全環境,不僅能保證社區防范能力的提高,而且對建立全社會的消防安全防范體系,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二、改善社區消防安全環境的應對措施
1.完善社區消防管理機制、體制
要高起點、高標準、高質量完善社區消防管理機制,建立、健全消防管理組織,夯實社區消防工作的群眾基礎,促進社區消防建設的全面落實。城市街道辦事處、社區居民委員會要明確一名領導分管社區消防工作,要成立相應的社區消防(防火)安全委員會或建立消防聯席會議、社區代表消防安全議事會。在新型的社區中,社區消防的共同建設者應包括民政、城建、工商、文化、教育、衛生、公安、街道辦事處、社區居民委員會等,形成以街道黨(工)委辦事處為主導,以居民委員會為依托,駐區單位、行業部門、群眾代表共同參與的社區消防工作協調運行機制。
2.充分調動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、指導工作
派出所站在消防監督的最前沿,社區工作開展得好與壞,與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到位不到位有著直接的聯系。那么,如何調動派出所開展社區消防監督工作的積極性呢?筆者認為:①,必須明確對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進行授權。明確派出所實施消防監督、消防執法的程序和相關的法律文書,明確派出所實施消防監督工作的職責、任務、權限。②,是要加強對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的考評,督促各基層派出所認真履行消防監督職責。要將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納入各級公安機關目標管理,納入派出所等級評定之中,提高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工作的責任意識和職責意識,使他們真正意識到進行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事,而是自己法定的職責,從增強其做好社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。③,要加強對派出所民警的消防監督業務培訓工作。派出所對開展消防監督工作積極性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,就是派出所干警自身消防業務素質不高,工作中有不懂不會問題。因此,各級公安機關、消防機構要把對派出所民警的消防業務培訓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,采取不同形式加強對派出所民警的消防業務培訓工作,開展面對面輔導,提高派出民警的實際工作能力,增強其開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信心。
3.堅持以人為本,開展全民消防宣傳教育
城市社區要充分發揮社區現有設施的作用,利用街道文化站、社區活動室以及社區宣傳欄等陣地,利用廣播、報刊、標語、板報等宣傳媒體和載體,深入開展以消防法律法規、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、防火安全基本常識、初起火災處置方法、火場逃生自救基本常識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,形成社會宣傳、輿論督導、家庭灌輸、專業培訓相結合的、全方位的社區消防安全氛圍,從而激發廣大社區居民和駐社區成員單位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。同時,城市社區應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、寓教于樂和貼近群眾實際的消防文體娛樂活動。要針對不同季節、不同群體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。特別是對少年兒童、老弱病殘人員要加大消防常識的宣傳力度,依靠群眾自我宣傳、自我發動。政府要積極開展、創建“無火災社區活動”,適時宣傳推廣社區消防工作的新事物、新經驗,以使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圍,使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和社會監督能力得以提高。
4.強化基礎消防設施
公共消防設施是社區消防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,新建小區或舊城改造,要按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要求進行規劃和建設,消防隊(站)、消防車通道、消防給水、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設施必須與小區同步設計、同步建設。要依托社區警務站設置消防室,安裝報警電話,設置消防器材箱,配備小型手推車式的滅火救援設備,手推車內置水帶、水槍、滅火器、戰斗服等,在居民住宅樓配備滅火器,隨時接受居民群眾的求助。
5.加大社區消防投入
資金保證是開展社區消防建設的基礎,要使社區消防工作一直抓下去,必須要有充足的經費作保障。各級政府要把社區消防建設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,并逐步增加對社區消防建設的資金投入,使消防事業與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。目前,由于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,差距較大,經費的來源也不盡相同,主要應遵循“誰出錢誰受益”的原則,從政府撥款、社區內企業贊助等方面爭取經費渠道,保障經費的落實。
經濟的發展,社會的進步,使人們對生活質量和改善居住環境的要求與日俱增。消防安全與人民群眾生產、生活密切相關,大量的事實證明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是各項工作基礎,是社會穩定的基本保障。通過開展城市社區消防建設,既解決了因消防部門警力少,任務重,想抓又無精力抓的困境,又能夠讓社會全體人員積極參與到消防工作中去,既保證了社區有一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,又提高了全民消防安全意識。真正做到消防安全人人參與,群防群治,使社區在維護城市消防安全中發揮第一道防線的作用。
一、目前社區消防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
1、火災多發。據某市近5年來的火災數據顯示,居、村民住宅火災居各類火災之首。其中,火災起數占總數的47.7%,死人占總數的62.2%,傷人占總數的40%,直接經濟損失占總數的22.3%。居民火災與村民火災大致相等,各占了50%。居、村民火災近兩年來雖有下降趨勢,但居、村民火災仍十分突出,居、村民火災多發,一定程度地影響了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和社會穩定。
2、老城區棚戶簡屋多,木結構房屋多,火災隱患嚴重,監督難度大。城市未改造部分的老城區建筑仍以磚木結構為主,建筑物基本已經超期使用,居民多數幾代同堂,家庭成員多,住房十分擁擠,樓道堆放雜物多,用火用電極不規范,超負荷用電、線路老化現象嚴重,一些家庭液化氣罐、煤球爐和木材等廢舊可燃物堆放混亂。對此類隱患僅靠消防或政府其他單個部門的督促,已無法得到根本整改。而且這些區域一般無消防車道、消防用水,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火燒連營,后患無窮。
3、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淡薄。目前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強。據調查,社區居民火災有3成(33%)是因為生活用火不慎或違章操作引起的,還有1/4是因為電氣使用不當或故障引起的。居民還沒有自覺保護消防設施和舉報身邊火災隱患的意識,還有極少數居民發生火災還不敢報火警,據說是因為怕消防隊收費。
4、未經消防審核驗收擅自投入使用,埋下隱患。近年來,城市建設速度明確提高,舊城改造力度不斷加大,多數工程經過了消防設計審核和驗收程序,但社區內部未經消防審核擅自施工、變更使用功能、變更消防設施,未經消防驗收的現象仍然十分突出,致使社區留下新的隱患,一些社區無消防用水,或雖有消防設施,但長期無人管理,有的施工與使用管理單位缺乏必要的交接,致使消防設施形同虛設。占用消防通道、占用防火間距,使用可燃、易燃材料裝修的現象還比較普遍。
5、非法貯存、銷售危險物品現象突出。社區內一些商業用房、維修部無證使用、銷售油漆、液化氣等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,人員多數未經消防培訓,消防知識缺乏。有的門面房內既有商品貨物、又有人員食宿、又是危險物品倉庫,一旦發生火災事故,極易造成人員傷亡,而且容易殃及四鄰。
6、小型公共娛樂場所、集貿市場未經開業前檢查合格擅自開業。雖然近幾年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專項整治活動,但社區內的此類場所的合格率仍然不高。
社區消防工作現狀決定了社區火災的發生率,從發生火災的情況來看,社區火災主要集中在居民家庭及一些“四小單位”,火災原因主要集中在電氣、用火不慎及以化學危險物品管理不當等方面。其火災損失及影響雖然不能與其他企事業單位同日而語,但直接影響到家庭成員或業主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,而且社區火災殃及四鄰的現象普遍,常常引發民事糾紛,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,繼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。此外,社區成員遍布社會各單位,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,因此抓好社區消防工作,提高社區消防安全環境,不僅能保證社區防范能力的提高,而且對建立全社會的消防安全防范體系,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二、改善社區消防安全環境的應對措施
1.完善社區消防管理機制、體制
要高起點、高標準、高質量完善社區消防管理機制,建立、健全消防管理組織,夯實社區消防工作的群眾基礎,促進社區消防建設的全面落實。城市街道辦事處、社區居民委員會要明確一名領導分管社區消防工作,要成立相應的社區消防(防火)安全委員會或建立消防聯席會議、社區代表消防安全議事會。在新型的社區中,社區消防的共同建設者應包括民政、城建、工商、文化、教育、衛生、公安、街道辦事處、社區居民委員會等,形成以街道黨(工)委辦事處為主導,以居民委員會為依托,駐區單位、行業部門、群眾代表共同參與的社區消防工作協調運行機制。
2.充分調動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、指導工作
派出所站在消防監督的最前沿,社區工作開展得好與壞,與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到位不到位有著直接的聯系。那么,如何調動派出所開展社區消防監督工作的積極性呢?筆者認為:①,必須明確對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進行授權。明確派出所實施消防監督、消防執法的程序和相關的法律文書,明確派出所實施消防監督工作的職責、任務、權限。②,是要加強對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的考評,督促各基層派出所認真履行消防監督職責。要將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納入各級公安機關目標管理,納入派出所等級評定之中,提高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工作的責任意識和職責意識,使他們真正意識到進行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事,而是自己法定的職責,從增強其做好社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。③,要加強對派出所民警的消防監督業務培訓工作。派出所對開展消防監督工作積極性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,就是派出所干警自身消防業務素質不高,工作中有不懂不會問題。因此,各級公安機關、消防機構要把對派出所民警的消防業務培訓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,采取不同形式加強對派出所民警的消防業務培訓工作,開展面對面輔導,提高派出民警的實際工作能力,增強其開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信心。
3.堅持以人為本,開展全民消防宣傳教育
城市社區要充分發揮社區現有設施的作用,利用街道文化站、社區活動室以及社區宣傳欄等陣地,利用廣播、報刊、標語、板報等宣傳媒體和載體,深入開展以消防法律法規、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、防火安全基本常識、初起火災處置方法、火場逃生自救基本常識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,形成社會宣傳、輿論督導、家庭灌輸、專業培訓相結合的、全方位的社區消防安全氛圍,從而激發廣大社區居民和駐社區成員單位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。同時,城市社區應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、寓教于樂和貼近群眾實際的消防文體娛樂活動。要針對不同季節、不同群體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。特別是對少年兒童、老弱病殘人員要加大消防常識的宣傳力度,依靠群眾自我宣傳、自我發動。政府要積極開展、創建“無火災社區活動”,適時宣傳推廣社區消防工作的新事物、新經驗,以使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圍,使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和社會監督能力得以提高。
4.強化基礎消防設施
公共消防設施是社區消防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,新建小區或舊城改造,要按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要求進行規劃和建設,消防隊(站)、消防車通道、消防給水、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設施必須與小區同步設計、同步建設。要依托社區警務站設置消防室,安裝報警電話,設置消防器材箱,配備小型手推車式的滅火救援設備,手推車內置水帶、水槍、滅火器、戰斗服等,在居民住宅樓配備滅火器,隨時接受居民群眾的求助。
5.加大社區消防投入
資金保證是開展社區消防建設的基礎,要使社區消防工作一直抓下去,必須要有充足的經費作保障。各級政府要把社區消防建設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,并逐步增加對社區消防建設的資金投入,使消防事業與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。目前,由于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,差距較大,經費的來源也不盡相同,主要應遵循“誰出錢誰受益”的原則,從政府撥款、社區內企業贊助等方面爭取經費渠道,保障經費的落實。
經濟的發展,社會的進步,使人們對生活質量和改善居住環境的要求與日俱增。消防安全與人民群眾生產、生活密切相關,大量的事實證明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是各項工作基礎,是社會穩定的基本保障。通過開展城市社區消防建設,既解決了因消防部門警力少,任務重,想抓又無精力抓的困境,又能夠讓社會全體人員積極參與到消防工作中去,既保證了社區有一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,又提高了全民消防安全意識。真正做到消防安全人人參與,群防群治,使社區在維護城市消防安全中發揮第一道防線的作用。
上一篇:
消防系統檢測要點
下一篇:
如何選擇消防工程公司?